煩惱即菩提

 

人類生在這花花世界中 每個人的際遇和環境都不同十分之複雜 其中蘊藏著無窮的矛盾 與無限的愚痴 世人不明白根本 以致生出種種的煩惱 造成種種的惡果 尤如春蠶作繭一樣 自己綁住自己 不能解脫 得不到自由 愈迷愈深愈墜愈下 因此生死輪轉 沉淪孽海 無有了期 更可惜的是 世人在這苦海之中 郤不以為苦 仍然苦中作樂 貪戀於紅塵假境之中 追逐名利富貴 聲色貨利 只知吃喝玩樂 沉醉於花花世界而至死不悔 要知道人生無常 生死瞬速 為何不懂珍惜 利用這虛幻的假體 短暫的人生 去探求宇宙的真理 為何不去問一問 我生何為 究竟人生存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須知人的真性 本來是光圓覺照清靜無染的 奈何落於後天 被凡塵所染 聲色所迷 而執於萬有 想於可欲與不欲 因緣而念起 念起而因緣 念念往來不息 前念未斷 後念又起 此起彼復 無有休止 以致造下無邊的惡業因而輪迴受報  本來逍遙自在的佛心 變成苦海煩惱的人心本來清靜無染 極樂優悠 莊嚴華麗的天堂聖境 捨棄不住 而甘願在五濁惡世 污穢嘈雜 是非爭鬥的六道打滾 五濁惡世即是眾生濁 見濁 煩惱濁 命濁 劫濁 不思解脫之法是否很儍呢 真是枉受輪迴 故佛云:愚痴眾生 然而要知道 今日雖淪為眾生 但我的佛性 依然絲毫無損 六萬年前當初在上天下來時的你 依然是皇母的兒女 因為自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與佛同體的 所不同的 只不過是迷與悟之分別 故云:迷則眾生悟則佛 迷則煩惱悟則菩提 今晚在下以煩惱為題 跟大家互勉.

 

菩提者 道也 或覺也 即易經所言:無極之真 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 即道家言:無極真性 或真人也 此真性亦即是佛在雪山修行時 夜睹明星而悟道 所証之佛性 而儒家云: 天命之性也故中庸開宗明義第一句 就說: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此性人人本有 在聖不增 在凡不減 故聖人云: 人皆可為堯舜 故佛云:佛與眾生 無異無別 相平等雖有佛與眾生之名 然而本性是無差別的 而佛之所以為佛 就是覺性常存 覺行圓滿 不為一切相所惑 處於一切相之中 能不為所染清淨無為 而眾生之所以為眾生 就是覺性不能常存為塵相所惑 處於一切相之中 不能清淨自主 聞聲而被聲染 見色而被色迷 七情常轉 六慾常纏 故為眾生 故眾生者 即生出眾多的妄心也 是以六祖云:菩提自性 本來清淨

 

明白了菩提 再來了解煩惱何謂煩惱 煩惱就是煩愁和苦惱 心裡面產生貪愛執著 憂愁痛苦和怨恨的心理 因而不得自在 不得安然 則謂之煩惱 然而煩惱又從何而來 煩惱之來 共有四點

(一)            一個人對於人與事物 產生執著和貪戀 而起了攀緣和追求的心理 一旦得不到的時候 便會產生煩惱

(二)            相反來說 一個人對於人與事物 產生了討厭和憎恨 而起了抗拒和厭離的心理 一旦擺脫不到 便會產生煩惱

(三)            對於事情未能完成 心願未了 又會帶來煩惱

(四)            對於事物不能明白或暸解 但姑勿什麼煩惱都好 都總是由心所產生出來的 真理參悟不到 又會產生煩惱

 

所以開心與煩惱 是無一定的準則的只不過是取決於人的心態 而心態又隨住環境而變化無定 環境順則心喜 環境逆則憂愁 樂境則歡喜 困境則悲哀 人的心境就隨住環境而變 時而喜 時而憂 時而哀 時而樂  喜怒無常 苦樂無定 而由於每一個人的心理不同 對於苦樂的定義亦各有不同 所以同屬一個環境 同一件事情 同一樣的遭遇 有人覺得係苦 但有人覺得是樂 有人覺得是喜 有人覺得是悲 就因為心境不同 有不同的看法與感受 譬如天時暑熱在猛烈的陽光下工作 汗流夾背 必定會覺得辛苦和疲累 正如農夫耕田 車夫拉車 或清潔工人 清理垃圾 苦力搬運 跟車送貨等等 必定覺得很辛若 但是 若果不是因為工作只不過襯住假日到農莊去體驗耕田的滋味 又或遠足旅行 又或者做體操健身 keep fit 雖然一身大汗 做到幾辛苦都好 但仍然樂在其中 又比如坐無影椅不以為苦 至於興趣和嗜好方面 更是人人不同 有些人喜歡飲酒食煙 有些人喜歡賭搏 有些人喜歡行街睇戲 有些人喜歡唱歌跳舞 有些人喜歡打機上網 有些人喜歡尋找刺激總之各適其適 人人不同 就以食來講 有些人喜歡甜 有些喜歡辣 有些喜歡鹹 有些喜歡酸 有些喜歡苦 有些喜歡濃味 有些喜歡淡味 有些喜歡肥 有些喜歡瘦 有些喜歡腥有些歡臭 如臭豆腐 臭蛋 雞屁股 所以 這些一切都是取決於各人自己的喜好 至於好與不好 喜歡與討厭 沒有一定的準則 而同樣的事物 因為心念的不同 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 苦境未必是苦 樂境未必是樂 苦樂是無定的 全憑一心 然而一般世人 總以為得到富貴名利 就是人生的樂事 其實未必 試看大富大貴之人 何嘗不是苦惱萬分 就因為富貴而致家族相爭 骨肉相殘 很多時為了爭產 而喪失理智 亦有些富貴人 雖然物質豐富 但心靈感到空虛寂寞 當一旦遇到挫折失敗有時亦會看不開 而走上絕路 自了性命 所以有云:富貴中人亦憂患人中也 所謂家大業大 就因為家產大 而牽掛愈大 亦因為財富多 而造業亦多 因為有了名利就會講享受 就會使喚人 就會恃勢 所以試看世間上 大多是為富不仁者居多而且是貪得無厭 所以很多奸商 貪官 土豪 惡霸 不是為了求財 不擇手段 妄顧法紀 草营人命 唯利是圖嗎 但到頭來 所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失去甚麼 失去了人格 失去了自在安然之樂失去了親情 失去了人身 萬劫不復 要知道禍福無門 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故有云: 任爾千籌與百算 命不由人枉用神 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所以 不是巾榮華富貴便沒有煩惱順治皇帝詩云:

朕為山河大地主 憂國憂民事更煩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閑

 

所以人生所貴的 並不是擁有權勢財富便會快樂亦不是因妻財子祿而快樂 因為這些都是短暫的 無常的 相反 往往因為這些 引起無限的牽纏和罣礙 自心不能清靜 不能解脫 最後 反招致煩惱 所以我們看看 彌勒祖師在過去七十二世因地修行當中 都是一心許道 矢志不渝 而且世世都是童子金身 從未結過婚 故此又稱儒童金公祖師 試過有幾世 因為生在帝王之家 而被父王逼婚 逼於無奈而自盡 所以外境際遇的順逆得失雖非苦樂的根源 同樣的環境 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比喻明月當空 一個心境愉快人 抬頭看明月 會覺得月亮份外皎潔明亮 但一個心境苦惱的人 舉頭看明月 則會倍覺凄愴和惆悵又一個樂觀的人 當他打開雪柜 看到一個爛了一半的蘋果 則會心感慶幸 而一個悲觀的人 則會心生埋怨 所以不同的心念 就會有不同的感覺 故事師兄背女子過河

 

故曰:境緣無好醜 好醜起於心 心若不強名 妄情何以起 故云:煩惱因心故有 無心煩惱何居 人之煩惱 總是從貪欲而來 須知物本無欲 人愛之故可欲如飲酒 食煙賭搏 食肉 所以云:酒不醉人人自醉 花不迷人人自迷 所以人之欲 乃是由六根貪著外境而來 而六根的作用 乃是根於心 心為主宰 若心不清靜 便受六欲所牽不能自主 以致六根反客為主 故必須要在六根做工夫 掃除六欲 使六賊無由入手 故心經云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儒家云:嚴守四勿 三省其身 四非罪也 故西遊記唐三藏取西經收服孫悟空 才能向西方大路進發 一上路 在大路中走出六個大賊 六賊即六欲 若然六欲不除 則難以向這個西方大路進發 而世人就是受六欲所蔽 以致顛倒錯亂 迷失真心

 

凡夫四顛倒

(一)            事顛倒-世間無常起常見(生滅無常執以為常)

(二)            樂顛倒-世間諸苦起樂見(惑業眾苦執以為樂)

(三)            淨顛倒-世間不淨起淨見(煩惱染污執以為淨)

(四)            我顛倒-世間無我起我見(緣生假我執以為我)

 

所以 凡事都不要太計較太認真 太執著 要明白世間一切 如夢如煙 終歸幻滅 畢竟世間一切都是無常 我們要在這無常世間 覺悟出一個真常不變之我 這樣才能解脫生死 才能打破煩惱 所以處於一切順逆環境當中要懂得隨緣 懂得放下 當煩惱來時 更要識得轉念 正好借此來看看自己的火候工夫 到何境界 視逆境為逆增上緣 來成就我 磨煉我 激勵我 亦藉此來了業 必須要識得往好處想切勿鑽牛角尖 而庸人自擾 好似以下故事 亞婆買傘水

 

其實人人都知道 煩惱是痛苦的沒有人喜歡煩惱 但郤又偏偏造下煩惱之因 而人人都知道生命可貴 都愛惜生命 但郤又偏偏放緃情欲 耗費精神 以致糟撻了寶貴的生命 更種下種種煩惱之根 故清靜經云: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 為有妄心

 

有謂:隨緣消舊孽 莫再作新殃 要隨緣就了 隨緣渡日 萬事隨順因緣 隨遇而安 順時聽天 一切都要看開放下 得過且過 任何事情都好 都要心平氣和處之泰然切莫起分別取捨之心 而心生煩惱執著和罣礙 以致迷失本性 尤其我們 今日有幸得這無上大法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緣 故必須要好好珍惜 這大好因緣 切勿掉以輕心故佛曰: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刼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無論何時何地 都要以道為重時刻勿忘 任何環境 都要認準目標方針 處處小心 步步提防 所以一個學道之人 於世情應要看淡 不要滿心追求順境快意 要知道艱難成德 殷憂啟聖 所謂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不遇盤根錯節 無以別利器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所以過去的聖賢仙佛 無不從患難困苦中成長出來的 經過驚濤駭浪 才能成就熟煉的船員 況且煩惱本空 人總是自尋煩惱自惹煩惱 大多是庸人自擾 因為煩惱與菩提 本是同出一源 故有云:煩惱即菩提

 

佛與眾生 無二無別 同具真性煩惱菩提 同出於一性 非菩提性之外 另有一煩惱性 煩惱現 則菩提隱 煩惱退 則菩提現 前念著境 塵勞紛起 即是煩惱 後念離境 生滅己盡 無復煩惱 即是菩提 當知塵境非實一切山河大地 人物草木 皆是幻化之相 終非實有 畢竟成空 煩惱因塵境而起 今塵境既非實有 則煩惱亦屬空 宇宙間所實有者 乃吾人之真性也 若無我性 誰生煩惱 故當觀見煩惱即下反觀 即觀見自性 煩惱即是菩提矣

 

故一切煩惱 都是提示我真性之所在故當煩惱來時 但莫隨煩惱而轉 而昧郤本來真性 但能轉物 不隨物轉 則一切外物 都不足以迷惑吾人之真性 相反來說 一切外物 皆是顯示我之真性 在在處處 當前即是性體所在故云 鬱鬱黃花 無非般若 青青翠竹 總是菩提 並非說黃花 就是般若 翠竹就是真如 而是借黃花翠竹 來體悟自性之妙也

 

試思若無我性 誰知黃花若無我智 誰辨翠竹 故若無我性 誰知煩惱 若能當下反觀 煩惱即菩提矣 又當面對困難時 能保持心境平和 不生煩惱 能夠勇敢面對 克服困難 當事情一旦解脫了 內心就會有一種喜悅一種解脫 而且更因此而增加自己的見識 和增長智慧 所以經一事 長一智 能夠如此 煩惱亦轉為菩提了 六祖: 凡夫即佛 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 後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煩惱 後念離境即菩提  老師云: 千般煩惱在心頭原來執著未曾休 若懂放下隨緣過 自在逍遙快樂修 又云:事大事小 到頭自了

 

高高山上 雲自舒自卷 何來何疏  深深澗底水 遇曲遇直 無彼無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ktakhongkong35 的頭像
    boktakhongkong35

    講 道 資 料

    boktakhongkong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